白芨种植是一年一收吗?
发布时间:
白及,中药名。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好。那么白芨种植是一年一收吗?
白芨是过年生植物,通常三年种植的白芨亩产3000-4000斤鲜品。一年一收现在还没有这个技术,就算有药性就没那么好了。
一亩地可收多少斤干白芨?
白芨一亩一般高产田可达到500斤左右,中产田300-400斤,低产田250斤左右。
白芨种植两年能卖吗?
能卖,但两年的白芨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不高,销售低格当然也相对不高。
原因两年左右只能长2个新的鳞茎,四五年后往往能长出16个以上鳞茎。一般生长周期长达四、五年后采收加工销售,价格会非常可观。
种植白芨需要什么条件?
一、白芨的生长发育习性
白芨属为多年地生植物,茎基部具膨大的假鳞茎,其近旁常具多枚前一年和以前残留的扁球形或扁卵圆形的假鳞茎,以此作为药用部位。定植第一年地上部分生长叶、茎、开花结果,第二年后从新发芽继续生长,每年地下假块茎仅长1-2歧。每年平均只有一个生长周期,白芨从早春3月份气温回升到14~16℃时开始生长,在雨水充足、夏季高温前地上部分生长进入高峰期,进入高温干旱季节生长缓慢。到了秋末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落叶,进入12月份后,将进入完全休眠状态。一般叶茂块茎亦旺,在一定的年限内,假鳞茎的个数和重量近成倍的增长,白芨第一年生植株即可开花,5~6月为盛花期,7~9月果实成熟。种子非常细小,种子千粒种0.0056克。白芨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万~30万粒),但白芨种子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正常萌芽。在自然状态下白芨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
二、对土壤的要求
白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土壤含水量25%~30%,水分过多,往往引起块茎及根系腐烂甚至全株死亡。有些产区在较干旱的山坡或山顶种植,虽能生长,但产量不高。在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5%~85%的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白芨是浅根性的药用植物,其块茎在土中10~15㎝以上,故要求土层厚度30㎝左右,具有一定的肥力,含钾和有机质较多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有利于白芨块茎生长,产量高。土层瘦薄,易于板结的土壤,块茎生长不正常,呈干瘪细小状态,产量低。过于肥沃的稻田土,含氮量过多的土壤,会引起白芨地上部分徒长,其块茎反而长得很小,产量也不高。
三、对气候的要求
白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喜较阴凉湿润气候,怕严寒,年平均气温14.6℃,生长旺盛,低于12.5℃时生长不良。在0℃时和遇到低温霜冻时,常导致白芨块茎冻伤或冻死。以后随植株年龄的增长要求较充足阳光与水分条件逐年提高,喜生于潮湿而又利水沟谷溪边或沟谷坡地,有一定遮阴度,透光条件较好的灌丛草地。
种植白芨是什么时侯种什么时侯收
白芨种收时间如下:
种植: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
收获:采收白芨栽种后,于第4年10月当茎叶黄枯时采收。此时,地下块茎已长成8-12个,相当拥挤,过迟采收,生长不良。采挖时,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取块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
2020年种植白芨赚钱吗?
白芨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5年种植,虽然目前白芨的市场价格还不错,但谁也不能保证在之后几年内,它的市场行情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它种植的风险也是极大的。但依照目前野生白芨资源的匮乏现象以及当前市场对白芨药材的需求来看的话,如果能够在短期内收获的话,还是能赚钱的。
白芨种植成本及效益分析
1、成本
白芨种植成本主要包括种苗、肥料、农药、土地租金、人工及其他的费用等。种苗费用分为块茎苗、驯化苗,一亩费用分别是10000、8000。肥料一亩一年约300元,三年就是900元,最后农药、土地租金、人工及其他的费用三年约为2000块钱左右。由此可知,一亩白芨总成本大概在13000元左右。
2、利润
一般白芨一亩种植产量差不多在5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上白芨的价格大概是150-200元/公斤,若是按最低150元/公斤计算的话,那么一亩的总收益在75000元左右。因此,除去成本13000元,那么利润在6万元左右。
照这样算的话,效益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种植白芨,很多种植户要考虑到的一点就是,白芨生长周期长,种植环境及技术都不容易,要是种植失败,加上市场变化,那么容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种植白芨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大家要是投身这个行业,这些一定要预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