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果实长怎么样,生长规律是怎么样?

发布时间:

  槟榔有什么特点?槟榔的生长规律是什么,槟榔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槟榔的座果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种植网,供网友参考。
 
  一、槟榔果的特点
 
  槟榔的果实有圆形、椭圆形、卵圆形和心形。4~6cm或7~8cm长,最长11~13cm。未成熟的果实呈青绿色,成熟的呈橙色,光滑。水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外果皮革质,中果皮开始时肉质,成熟时纤维状,内果皮木质。槟榔的果实一般为单室,含一粒种子,核仁倒卵形(子弹形),胚乳淡红色,波浪状黑黑线,咀嚼后可收敛。它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槟榔的果实呈圆形、长方形,大小可作为品种分类的依据。
 
  二、槟榔的果实结构
 
  槟榔的解剖结构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外果皮由薄壁组织构成,覆盖一层角质层,最外面的10~12层薄壁组织含有叶绿体。中果皮主要由褐色纤维化和成排的薄壁组织组成。内皮层主要包括一个明显的孔、厚壁的内皮层薄壁组织和厚角。它含有棕红色,散布着一些维管束。外胚乳狭窄,种皮内层和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形成错层组织;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有大坑。
 
  第三,槟榔果的生长习性
 
  槟榔雌花受精后,子房开始发育膨大形成果实。从花序开放到果实成熟需要12~13个月。第一个花序的果实在第二年的3-4月成熟。因为干旱低温,果实发育不良,果实小核不够饱满。第二年5~6月第二~第四穗果实成熟,因气候条件较好,果实品质优良。
 
  槟榔的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为35-47周。第一阶段是长度、直径、体积快速增长期,石头干重占50%。第二阶段是体积和干物质重量的生长期,在此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到胚胎;第三阶段是果实的最终膨大阶段,此时果实完全失去绿色,可以浮在水中。果实干重在前15~20周增长缓慢,种子干重占果实绝大部分,后两个阶段占80%。
 
  一般槟榔幼树刚进入盛花期,结果很少,100颗左右。之后,10~20年树龄的树木逐渐增多,20~30年树龄的每年200棵左右,20~30年树龄的每年达到400棵。之后果实产量会逐渐减少,寿命可达100年以上。
 
  槟榔种子采收后,具有果内成熟的特性。黄色果实的发芽率为64.3%。脱水后果实的发芽率下降。日平均气温为26.41,日平均温差为1.8,发芽率为98%。
 
  槟榔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双胚苗和多胚苗很少,但有一定比例,也有一些畸形苗,如非羽状苗、窄叶苗、嵌合苗、白化苗等。种子发芽试验通常需要53~94天,94%的种子果实都能发芽。不能发芽的,大多是因为胚腐烂,无胚种子。种子播种后20天左右发芽,30天左右长出芽和第一根主根。50天后可以看到明显的芽。
 
  第四,槟榔落果习惯
 
  正常情况下,槟榔花只有30%能坐果,主要是授粉不良和侵染病害。槟榔落花高峰期在开花后6~8天,落花77.7%正常开放,13%半开放,2.3%未开放。
 
  槟榔花粉产量高,但座果率通常低于50%,仅为12.0%~42.2%。雄花败育,3%~54%雌花可育,雌雄异株,柱头可授性,温度,花粉管伸长都是影响座果率的重要因素。施用100毫克/升赤霉素、50毫克/升2,4-d或200毫克/升B-999能提高产量
阅读全文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