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税”?从今年开始又要收了?看完

发布时间: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大家还记得“农业税”吗?自两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古人便开始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征收税款,等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类税款仍然存在,在农村被普遍称呼为交公粮。
 
  每年的年底,当地工作人员便会挨家挨户地收取公粮,以便于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是在收成尚好的年月,收公粮自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恰好这一年的收成不是很好,公粮便会成为农户的负担。
 
  正因如此,农民该不该交公粮便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经过反复的实验与考察,我国终于在2006年的一月一日,彻底废止了发行多年的《农业税条例》,让存在于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的农业税,彻底成为了历史的尘埃。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基本权利,还贯彻落实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口号,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的农村地区将会发展兴盛。
 
  事实证明,自农业税停收以后,我国的农村发展事业便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多的新农村出现,不少在家务农的农民每年都能攒下来一大笔钱,农村自家盖的房子往往都有三四层高,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巨大的跨越,而且还没有城市废气的污染,农村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心中理想的居住地点。
 
  新形势下的农业税
 
  然而,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农业税从今年开始又在收税了,这让很多农民有些难以理解,这一停止了多年的交公粮行为,难不成又要死灰复燃了?实际上,现如今我们国家征收的农业税,与以往的农户交公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两者的具体区别是什么,看完本文你就能彻底明白了!
 
  这一税款的征收对象,并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是那些占用耕地并进行非农业生产的个体和单位。简单的说,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耕地上务农,是不需要缴纳这一笔税款的,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家的耕地进行二次开发,在上面从事非农业性质的盈利行为,便需要缴纳这一笔税款。
 
  因此,国家征收的这笔农业税,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我国国民自古代社会时期开始,便过着农耕的生活,农业在国家经济重心当中占比较大。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缘故,使得在近代社会时期,我国的工业较之他国非常落后,最终遭遇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便开始着重于发展本国的重工业,其主要目的便在于促进国防实力的提升,避免历史的再一次上演。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断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制造大国。这样的发展重心转变,一方面让国防实力稳步增强,另一方面则是让农业发展有所衰退。
 
  工业反哺农业的落实
 
  在上个世纪的下半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家为了发展工业,是让农业做了一定让步的。但是,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却没有彻底将农业抛在脑后,而是做出了让工业反哺农业的许诺。现如今我们的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也终于到来。
 
  现如今国家征收的这笔税款,就是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再一次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留守于农村地区的人员大多都以老弱妇孺为主,这样下去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让大量的耕地面临着无人可耕的窘境。此项税款条例一经推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征收的这笔税款,不仅不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反而还会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有保障,从事农业生产时更有积极性,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阅读全文
▋最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