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大有希望 农合机构将扛起支持服务的大

发布时间:

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11月10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主持召开西北四省(自治区)“县域金融改革化险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县域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来看,农村信用社是县域金融服务的主力队伍,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农支小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此番话语充分体现了农合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所起的突出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为95.65%,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2%,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为95.4%,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已基本打通。

但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期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贷款难等金融服务不够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补齐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短板,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民共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作为县域网点最多、机构遍布乡镇、存贷款规模占比相对较大的农合机构来说,在自身经营管理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的农合机构没有专注服务本地,对自身所在县域经济支持不够,存在跨区域开展业务问题,同业往来占比较大,偏离信贷主业;有的贷款垒大户,甚至将大量资金投放到房地产领域,忽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支持,偏离了服务“三农”的宗旨;有的疏于管理,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甚至仍旧处于“双升”态势;有的资本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贷款的投放,加大了经营风险,凡此等等,削弱了农合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的有效发挥。

 

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服务,更离不开农合机构的支持,这就要求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合机构要真正扛起农村金融服务的大梁。

农合机构扛起农村金融服务大梁,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支持。监管部门要通过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加强引导,督促农合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更好地为区域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人民银行要利用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额度等货币政策工具,助力农合机构降低负债成本,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财税部门要在税收和财政资金补贴上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帮助农合机构消化不良贷款,降低信贷风险,增强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合机构扛起农村金融服务大梁,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资本充足率较低、风险较高的农合机构,地方政府要通过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催收,降低不良率。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财政资金入股比例、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种渠道支持农合机构补充资本,增抵御风险能力。同时,应尽快建立企业、家庭、个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农合机构贷款决策提供参考,为小微企业、农民获得贷款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并存,农户想要贷与银行不敢贷并存”的现实性问题。

阅读全文
▋最新热点